明明知道中国定在9月3日举行阅兵,越南却偏偏把阅兵安排在9月2日,这是不是故意跟中国“杠”上了?
6月24日,中国官方宣布将在9月3日举办盛大阅兵,消息刚传出还没让大家完全消化,越南紧接着在7月初宣布他们的建国庆典暨阅兵定在9月2日,正好比中国早一天。这前后相继的时间点,让不少人心里打起了问号:这真的是巧合吗?越南非要和中国“贴身”较劲,到底有什么深意?
许多人听说中国9月3日有阅兵,心里满是期待,但也有网友提出疑问:国庆节不是10月1日吗?为什么阅兵却选在9月3日?
展开剩余84%稍有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,1945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纪念日。这一天不仅象征着中华民族从苦难中崛起,更是全世界反法西斯阵营取得最终胜利的里程碑。中国选择在这一天举行阅兵,既是为了纪念先烈,缅怀那段血与火的历史,也是向世界展示中国维护和平的坚定决心和强大实力,告诉世人:我们铭记历史,更守护和平。
而越南选在9月2日举行大阅兵,同样有其合理性,因为这天是越南的国庆日,必须隆重庆祝一番。不过令人注意的是,中国6月底刚宣布阅兵计划,越南7月初紧跟着也表示要搞阅兵,动作之快让人很难判断这到底是早有准备还是临时起意。
更何况,越南四月份才刚举行过一次规模不小的阅兵,踢正步、亮家伙样样不少,没想到才隔四个月又要来一场。这样高频率的阅兵让人怀疑,难道是看中国要阅兵,也想“凑热闹”,但又不好意思紧随其后,只好提前一天,用时间差来刷存在感?
越南此举,确实带有“抢镜”嫌疑。新领导人上台不过几个月,正需要制造大场面,吸引国际视线。换句话说,越南像是在借助中国阅兵的热度吸引关注。同时,越南近年来经济状况不佳,搞一场盛大的阅兵不仅能转移民众对经济困境的关注,还能凝聚人心、树立威信。
既然决定举办阅兵,总得展示点实力。然而,越南最近曝光的训练视频却让人忍不住替他们捏把汗。远看方阵似乎整齐划一,但镜头一拉近,问题立刻暴露无遗:帽子歪斜,背部弯曲,脖子前倾,肩膀紧绷,踢正步时手臂高低不一,脚步声稀稀落落,整支队伍透出一股“没睡醒”的僵硬感。
再看士兵们的表情,要么紧绷脸庞像是欠了谁钱,要么眼神游离不定,毫无军人应有的坚定和气场。
反观中国军人的训练场面,随时都让人眼前一亮。以踢正步为例,队员们每一步脚落地都得跟着统一节奏,误差不能超过3厘米,摆臂高度和踢腿角度都用尺子精准测量。一天训练量包括踢腿超过两万次,行进三万多步,连续20分钟眼睛不眨,站立两小时一动不动。衣服湿了又干,磨破的水泡结痂又再磨破,没人喊累喊苦。这种铁一般的毅力不是喊喊口号能练出来的。
而队列中每位军人的目光坚定,齐刷刷盯着前方,透出一股“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”的凛然杀气,这才是军人的风采!
为什么差距这么大?并不是越南士兵天生差,而是训练态度完全不在一个层次。中国阅兵是真正的“练真功”,而越南更像是在“走形式”。
四月份刚练过的动作,四个月后又被拉出来重新操练,士兵们恐怕还没从上次的疲惫中恢复过来,又得赶场子。这种临时抱佛脚的训练,踢出什么标准的正步?表现出什么军人的气质?
阅兵不只是看谁正步踢得齐,更关键的是“家底”够不够硬。武器装备是军队的“肌肉”,实力如何一目了然。把越南和中国的装备摆在一起,差距大得惊人,简直可以用“天壤之别”来形容,不知道越南自己看了会不会心虚。
中国的武器装备堪称“神仙打架”:东风洲际导弹射程覆盖半个地球,打击精度如狙击枪,一枚导弹便能让敌人深刻掂量后果;歼-20隐身战机让敌方雷达形同“瞎子”,超音速巡航时连音速都追不上。山东舰航母编队搭载数十架舰载机,宛如移动海上堡垒,南海一亮相谁都得三思。还有无人作战车辆、高超音速导弹等“黑科技”,每一件都能让越南的装备显得过时如古董。
其实,阅兵从来不是比谁挑的日子更巧妙,喊得声音更大,而是比谁的历史更厚重、军队更强大、国家更有底气。
中国选择9月3日阅兵,是为了铭记历史,守护和平,每一次正步踏出,每一件装备亮相,都在传递“我们有能力保护自己”的信念。
而越南四月份刚展示完肌肉,九月份又来“凑热闹”,连选个日期都要紧挨中国一天,这与其说是自信,不如说是心虚,生怕被人忽视,只能靠这种小把戏刷存在感。
但实力不是靠蹭热度就能获得的。越南如果真有实力,不如把精力放在发展经济、改善民生上,不必总想着跟别人较劲来证明自己。
中国从不惧怕任何对手,因为我们的底气藏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,藏在14亿人的团结中,藏在“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”的钢铁骨气里。
越南费尽心思选在9月2日阅兵,究竟是要给谁看?又能证明什么?恐怕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最清楚。
有人认为这是小国的聪明策略,也有人觉得这是强行蹭热度。你怎么看呢?
发布于:天津市高杠杆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